田间地头解难题,科技助农促发展“科技绿马甲”第39次行动--赴桑园村指导榆黄蘑栽培技术

2024年05月31日 20:01  点击:[]

5月29日下午,鹤壁市绿色果蔬生产与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王跃强,成员王永刚副教授、张帆、闵照永老师到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开展科技服务,指导榆黄蘑栽培技术,助力乡村振兴。

在桑园村食用菌种植基地,服务团团长王跃强实地查看了前期指导生产的榆黄蘑营养袋,指出后期在发菌场所温度不要超过25℃,空气相对湿度以60%70%为宜,同时要注意遮光及通风换气。棚温要控制在28℃以下,超过28℃要注意散堆降温或通风降温。发菌一周后,检查菌丝萌发情况。若发现菌丝不萌发应补种;若发现少量杂菌感染,应加强发菌室通风降温,控制或抑制杂菌发展。若温度过低,还需保温、升温,保证菌丝正常生长发育。一般25~30天菌丝即可长满全袋。王跃强看到为榆黄蘑大棚降温的地源水被直接排放,资源未充分利用,提出可充分利用该低温水源探索菌鱼轮作,循环种养模式,创造性转化资源,通过科学管理,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、生产过程清洁化、产业链条生态化,促进农业绿色发展,形成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,串起农业生态链,增加农民收入,推动乡村振兴。

通过此次指导,进一步夯实了种植户榆黄蘑增收基础,为当地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技支撑。下一步,服务团将持续关注桑园村菌鱼轮作,循环种养模式,打造食用菌生态循环经济,使食用菌成为桑园村产业振兴新引擎。

(供稿部门:食品与化工学院  撰稿人:王永刚 审核:王跃强  编辑:张团辉  责任编辑:谭平)


 

上一条:数字经济学院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专题学习会 下一条: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协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

关闭

地址: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朝歌路5号
招生电话:0392-3352516   实习监督电话:0392-3331536
值班电话:0392-3350230   邮编:458030  

版权所有:鹤壁职业技术学院    豫公网安备41061102000052号    豫ICP备1503025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