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6日至7日,医学院组织“探源甲骨文明·传承非遗薪火”实践团赴“文字之都”安阳开展为期两天的文化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、专家讲解、互动体验等形式,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。
在殷墟博物馆,实践团重点考察了被誉为“甲骨文宝库”的H127甲骨窖穴复原展区。这个面积仅2平方米的窖穴出土了1.7万余片甲骨,其中完整龟甲达300余片,记载内容涉及商代政治、军事、农业、天文等各个方面,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文献。同学们仔细观察展柜中的甲骨文标本,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辨识基础字形,切身感受三千年前先民的智慧结晶。在妇好墓专题展区,468件青铜礼器和755件玉器组成的宏大阵列令师生们叹为观止,特别是被誉为"青铜器之冠"的妇好鸮尊,其生动的造型、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商代青铜铸造的巅峰技艺。现场专家关于鸮形器物与女性军事统帅的关联性解读,更是引发了同学们对商代社会结构与性别角色产生深刻思考。在中国文字博物馆,实践团系统了解了汉字从甲骨文、金文到篆隶楷草的演变历程。大家踊跃参与“汉字拼图”“活字印刷”等趣味活动,在互动体验中深化对汉字结构的理解,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此次研学活动,不仅深化了师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,更在文化浸润中提升了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,大家都受益匪浅。医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文化研学活动,让更多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,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。

(供稿部门:医学院 供稿人:张扬 审核:赵成志 编辑:郭歌 责任编辑:谭平)